怀集领域网

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969|回复: 0

[原创] 走进岗坪谢屋,感受古村韵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7 14: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屋古韵

高  健

谢屋村,就像一位泰然自若的长者在怀集县西部平原平畴沃野的西北隅,静静地坐观风云。历史积淀之下,古老村落里古朴的青砖灰瓦、精细的雕梁画栋石柱、肃穆的祠堂神龛、古朴凝重的庙钟、庞大的“国字青”青砖围屋,焕发着时空交错的韵味。

205a95c75892e9163bfe9867b5cb0632.jpg

谢屋村位于岗坪镇西北部,距镇政府3公里。蓝钟河从村东边流过,东接地亭村,西连黎村村,南临罗屋村,北与马宁镇隔河相望。该行政村世居村民为谢氏,故取名谢屋。谢氏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从连麦镇四乌村迁居于此,先祖在此地养鸭为生,后在此地建村立庄,至今已繁衍25代,现有人口3200余人,分别居住在“上寨”和“下寨”。


据说,由于谢屋村地处平原地区,旧时,夜间常有土匪山贼入村劫掠财物,为预防贼人入村,村寨四周均筑有一米多高的土砖墙壁,并在墙壁外的高基上种上簕竹,把全村围闭得严严实实,其中上寨就设有四座门楼和闸门,白天打开,夜间关闭,并派有“更夫”驻守。

e3ff320914c0ffa5e04f3dc1143ef3de.jpg

谢氏宗祠始建于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2012年重修,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为三进青砖琉璃瓦结构,屋脊装有陶瓷质的龙凤戏珠,四角有翘角,瓦檐下有花草树木、人物、风景的浮雕壁画。其中祠堂首进西侧檐下绘有一幅壁画,画中绘着一群游走的鸭子,是记载谢氏先祖到此地牧养母鸭的历史。


祠堂内存放着一口重200多斤重的大铁钟,铁钟壁身除了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外,还刻写着宗祠兴建的时间和家族史实。后厅墙两边楹联书曰:“日月同辉姜水东山传祖德,子孙并盛芝兰玉树沐春风”。

c1d25a33638d5fee0c89b0604aaca215.jpg

如今,谢屋村内还保存有几座国字形的青砖围屋,有一门楼两厅堂两大屋,左右两边纵向建有一至三排不等的厢房。


上寨还保存有两座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三进三开间一门楼的宗堂,宗堂后方建有碉楼,族人曰之为“罉耳楼”,不过族人于20世纪60年代已将该楼拆除,而两宗堂建筑尚存。据说,罉耳楼是旧时谢屋村的“地标”建筑,耗时三年时间建成,宏伟牢固,远近闻名,外人称之为“谢屋楼”。

84f8601314b471b2d6697a6b0a55ad10.jpg

楼高四层,墙体为青砖,每一块砖都经过人工打磨,方正光滑,每块砖重达10余斤,第一层楼的墙体是用六块青砖并排铺砌而成,墙体厚度足有1米,二层至四层的墙体用四块青砖并排铺砌,砌墙用的是用灰沙加入桐油搅拌舂成的灰浆,粘度极高;楼门口设有九龙推,两扇大木门有两寸多厚。


为了预防贼人烧楼门,建楼时在门头上的砖墙中,开有一条缝隙,可从楼内注水把大门和九龙推淋湿,使之难以被烧毁。


楼顶四周用灰沙铺设人行道,并存放有鹅卵石,只要贼人走近,防卫的人就用鹅卵石扔打。

124265472755ed49cef4711159fe7e6b.jpg

罉耳楼的主人是谢氏十三世裔孙,是村中较为富有的人家,家中的白银常以大秤称之。


罉耳楼前的三进青砖瓦结构坐北向南的建筑为宗堂,后厅安放神龛,另一座三进风格类似的大宅坐东北向西南,其北侧的墙体与宗堂东侧墙体前沿交汇后呈30度角,大宅门朝向宗堂前园地,内部还建有花厅、鱼池,这座老宅的亭台水榭、雕梁轩窗,无处不体现着家中主人富可敌村和高雅的审美品味,檐下浮雕图案,用典古雅,蕴含深意。


据族谱记载,这个家族的后人中,不乏庠生、监生、贡生等秀才,1959年还出现了谢屋村第一位大学生谢天养,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近代也不乏武汉、华南师范、哈尔滨等国内名牌大学的优秀学子。

049e8cd885d3c2732088179aeece08d1.jpg

谢屋村口处还有一口古井——莲花井,清朝时期开凿。井壁四周及井台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井的上半部砌高0.5米,呈半月形。该井南北两端各竖一块石碑,分别有刻“莲花井”“不得在井洗污物件”等字样。


井水清澈甘甜,至今仍在使用。莲花井还有一个让族人津津乐道的神奇传说:一天清早,有个村民到水井挑水,看见井里开着一朵特大的莲花几乎遮盖整个井面,觉得很奇怪。


她曾听人讲过“观音坐莲”的故事,心想这定是朵仙莲吧。她认为观音是神仙,她自己坐上去也会成为神仙。


可是,她发现自己衣服很破旧,不宜坐上去,连忙放下水桶,急急忙忙赶回家换上新衣裳,穿好鞋袜,当她赶到井边时,莲花消失了,只有一口井水。她把这情景说给别人听,“莲花井”之名便由此传开。


在谢屋村中,访小巷之幽,望飞檐流云,看花开蝶舞,闻清风荷香,古韵悠扬飘荡,乡村新貌展露,古韵新貌相得益彰。


▍来源:高健(感谢投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