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领域网

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36|回复: 1

岗坪切粉 切粉话题物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 11: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瑜 于 2017-3-24 22:08 编辑

       一、岗坪切粉
      “你是怀集的?!你们怀集有个岗坪切粉呢。”
        几月前,在羊城一公众场所邂逅广州州民宋,几语交流,获悉鄙人是怀集县人后,其如是说。
         哦,他还知晓“岗坪切粉”,他还第一时间和我说起“岗坪切粉”,他还牢记“岗坪切粉”;“岗坪切粉”岂不是我们怀集的“县粉”?听后聊过,我如是想。

       果然有缘。几天前,忝县作协组队之末,本人相与到岗坪镇进行“岗坪切粉”专题采风,先后参观地灵、关塘等处多个切粉厂家,询问建设,了解产程,观看产品。

“2009年,岗坪切粉被评为怀集名优产品(说它是“县粉”没错!)后,这生产加快发展,现在岗坪镇有大型切粉厂多家,上规模切粉厂数十多家”;现在,岗坪镇上规模厂家年产切粉、产值、利润十分可观。

      走走看看和听听,叫我拭新眼光,发新认知:今时与往昔的切粉生产确已不可同日而语。

24007A0A43BA4F00129AC1FD2C7287AC.jpg

       的确,今日的岗坪切粉生产,贵在坚持,贵在技术革新,贵在规模生产,使之成为怀集县切粉生产重镇。
       听了镇政府分管副镇长全镇规模角度的介绍,听了镇政府经济办公室主任经营效益层面的报告,结合所见,最后座谈我如是说。
当时何不问宋“从何知岗坪切粉”“缘何记岗坪切粉”。敲键行文至此,我如是后悔。

       历史上,怀集西部地区不少地方都有切粉生产。1966--1968年到怀集二中上学,路过马宁富厢,我看到谭汶顶晒满切粉;1980----2000年,先后在大岗顶、花石柏枝巷仍然看到大场地满是晒粉阵势,但进入2000年以后,能继续者已少,际今于岗坪镇之外别处,已难得一见此状。岗坪镇现在还有这么多切粉生产厂家,诚其“坚持”也。我如此肯定。

        二、切分话题物语
      因了“岗坪切粉”起滋,我不禁浮想“切粉话题物语”,忆其风情不老,感斯传统不湮。因为,在“稻米之乡”的怀集县西部地区,虽不知其先人起自何时用稻米制作切粉,但必是由来已久,而且这一生产是手作工业、简单机械使用和食品生产的经济发展、思想革新和价值创造。如同学者“生活就是文化”“生产就是文化”的文化源头来自所言,我们这里有“切粉文化”。

      切粉初识  依稀记得是1963年,我家所在生产队和马宁供销社订定,我生产队开始办厂,利用大米生产切粉供其收购,以丰富其收购产品,发展为我生产队副业,增加集体收入。

我家距离生产队切粉加工厂房甚近,又因吾父也在这厂干活,所以还是小学生的我,经常到厂观看乃至有时做个小帮手,于是脑海深处有了切粉生产的浸米、洗米、磨粉、蒸粉、晾粉、大刀切粉、满簾晒粉、薄篾扎粉等活儿词。应是两年后,生产队搬迁这厂房到村后旱岗地叫姓李岗头地方,扩大生产规模,方便外人“博粉”(以米换切粉),未几大家遂改叫这地方为切粉厂。只是,1967年左右停产,老家的切粉厂就这般了无逝去。

       切粉物义   从民以食为先的“舌尖”角度言,经二次加工而成的切粉食品,它蕴含可贵,所以怀集西部的上坊居民,视此物为上品,例如以祭品、礼品显现其意蕴。他们在年节喜日拜祭祖先社庙祠堂之时,备有切粉,携与拜祭。

       1990年代以前,乡民厚将切粉做礼品,探亲访友持此以往,恭敬问候长辈,以此馈送。未曾忘,小时候惯见堂大姐、堂二姐省亲返娘家,总有切粉以四子(四扎)为常例,恭送给她的伯叔婶娘,其中吾父吾母也是她叔婶,也常获有。

      大方可笑,旧时代上坊人有“男人望趁墟,女人望劏猪”之说。原来,男人借墟期趁墟机会,可以在墟市吃上一盅两碗 “马粉(肉粉)”之类以享受,而女人则长年在家务农,手头稍闲又织麻纺线,大不同于男人之趁墟一耍,所以她们只盼家里一年之中一次两次的杀猪宰猪,以获些许“舌尖”享受。由是,上坊人固化这一生态,问人家新生小孩是何性别,乃以“趁墟个”“织麻个”回答是男是女。不过,这种说法在1960——1980年代稍出新,新成长起来的一代,爱用“得两子切粉”回答生了女儿。仍可偷笑者,是我曾耳闻故事与作家周生所讲故事略同,说是一外地人到上坊某人家里作客,主人家用切粉伴炒时蔬为一菜接待,该客遂边吃边说“以饭餸饭”。其视切粉为饭本不错,但可惜不晓主人家以此为隆礼,高谊在焉习俗,似乎“误了卿卿意”。

       切粉器具  生产切粉需要多种工具,且其工具好生产出来的切粉品相也靓。而我自小见过切粉生产,际今仍能念叨出不少切粉生产器具的名字。如:切粉磨、切粉壳(瓢)、切粉鐣(锅)、切粉篾、切粉䉄(晒簾)、切粉箕(蒸箕)、切粉机、切粉刀。并对长二尺余、重五六斤、刀口锋利的切粉刀,留有别样印象。这刀,每一天用后都需新磨。在厂干活的五叔善磨,我多次见到他蹲在那块大磨刀石边,执刀就石,蘸着清水磨洗,且时不时举刀,以拇指轻拭刀口,辨别是否磨洗至锋利要求。但五叔偏是个“斯文劳作多出汗水”之类人,他每次磨刀未久,就鼻尖冒汗,汗聚成滴,于是他一边磨刀一边抬手抹汗并顺势甩飞汗水,动作频频,因此大家赠他幽默-----“五叔磨刀惑(甩动)惯手”。

    蒸粉用、径口三尺的切粉箕,是青皮竹编织物,我也铭留深刻印象。记得其时所用箕,购自冷坑墟,其中“李英记”粉箕,不独是背面正中浓墨书写“李英记”三字楷书,每字拳头般大小,关键是这箕好用耐用----箕正面平整密实,箕边框硬朗圆净,久用仍坚实不变型,每新购,必以此为首选。这次岗坪采风,与黎厂长谈及,他说所用也是“李英记”。

      切粉歇后语  上坊食用切粉世情里,所知流布有多条与切粉相涉的歇后语。

      阿弟扎粉----碰崚。阿弟,某劳人也。其手势惯定,绑扎的切粉总不整齐,品相差次。因是成语,意指收拾整物总是不整齐之事。
切粉做晏----饭亦是渠,菜亦是渠。1960年代中后期,生产队社员到蓝钟古城水抢修被水冲决堤基。为方便,社员多以切粉备为午餐,既省带米之工又省备菜之劳,更赢煮食耗时。后成此语。意指以一物(事)兼用或多用。

    初返新妇煮切粉----煮成一锅粥。说是有某甫于归媳妇承翁姑命,锅煮切粉,因不会这一烹调,及煮熟时已煮成为一锅切粉粥。好事者传此事并成其语。意指把事办坏。

      切粉对联   “切粉得名切切切,鲮鱼发性鲮鲮鲮”。此为笔者十几岁小青年时,早夜在门楼口地坪听讲而闻。联语既写实又含讽喻。切粉确因切字取名,鲮鱼确实以蹦跶蹦跳为天性。只是,上坊话中有与“切”“鲮”同音字,所以制联者巧妙借用这同音字成联,而致前者用指某类人好走动、到处窜状态,后者用指某类人尤其是小孩子发脾气,甚或又闹又跳状态,其中“发性”一词,上坊话指发脾气,而普通话中有“发情”隐义,所以对联还有深义幽隐。(作者:第二勐人)


发表于 2017-3-3 13: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有幸第一次经过怀集岗坪镇,巧了,车提示就快没有油了,忙找加油站,找到了,可加不了油,油站工作人员问了一句:有油卡吗?就不理会了,叫也不管。随后到梁村才加了油。在中国遇到最不人性的加油站——岗坪加油站。其他加油站有油卡自助加油和人工服务加油。难忘的怀集县岗坪——鬼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