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700|回复: 5

[原创] 【回顾二战历史人物】沙漠之狐——隆美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9 0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出奇蛋 于 2013-8-29 00:33 编辑


01.jpg
                   埃尔温·隆美尔(德军陆军元帅)
          埃尔温·约翰尼斯·欧根·隆美尔(德语: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军事家。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中,军事行动迅速、风格果断,能以寡胜多,遂获“沙漠之狐”(Wüstenfuchs)的称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尔温·隆美尔以陆军中尉的军衔参战并获颁“铁十字勋章”,并且因为在意大利战线战功卓著,被授予德意志第二帝国最高军事荣誉—战功勋章(即人们熟知的“蓝色马克思”),战后撰写著作《步兵进攻》,为希特勒激赏,并联络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溃败。为了夺回失地,德国于是组织一支非洲军团,于1941年2月开往北非,由隆美尔统率德意联军。他奉命要在4月20日以前拟好一个重夺塞利奈以加的计划。为夺得胜机,他不待批准便于3月24日袭击亚古拉的英军,于限时成功的日期还未到即已完成任务。此后14个月的激烈战事,使他赢得“沙漠之狐”的称号。尽管偶尔遭遇挫败,他仍然成功地将第八军迫得连连往东至埃及的方向撤退,声威慑人。一位英国指挥官不得不告诉他的部队:隆美尔不是魔术师,也不是超人。
      1942年6月21日,非洲军团已迫近埃及边界。希特勒为酬谢功勋,擢升隆美尔为陆军元帅,使他成为德国陆军最年轻的元帅。但是没有一如隆美尔所愿地,派遣援军和运送更多的军需予这支非洲军团。6月底,隆美尔已深入埃及,在梅萨马特鲁再度击溃士气消沉的英军,德军势如破竹,直指亚拉曼战线,并准备进攻仅96公里外的亚历山大港;一旦计划成功,德军当可直通苏伊士、巴勒斯坦、中东油田。这是他军事成就的颠峰,功绩也到此为止。
       阿拉曼是一条六十多公里长的隘道,一边是地中海,另一边是无法通行的峡谷,非洲军团就滞留在这处,前进不得。由于阿拉曼隘道狭窄,战线有限,隆美尔在此无法施展他一向用以制胜的大规模侧翼行动。联军中东战区总司令奥金莱克将军当时亲自指挥第八军。7月1日至7月17日,在所谓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中,他抵挡住了隆美尔的去路。
       8月中旬,蒙哥马利中将接管第八军,准备较有名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时间对英军有利。隆美尔明白己方严重缺乏燃料、装备及飞机,当时联军实力又已大大扩展,突破敌阵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他再度恳请柏林的最高指挥部大规模增援,但这时并非希特勒未驰援,而是在直布罗陀驻扎的英法盟国混编海军舰队,已击败德国海军,重夺地中海制海权,阻扰了德意对非洲军团的补给,所以北非德军很难回复原有的战力。
       蒙哥马利于1942年10月23日发动攻势时,隆美尔的兵员及武器都较英军少,但真正将使非洲军团处于挨打状况的是盟军占有空中优势。由此隆美尔主张立即撤军,以保全残余的部队,不过希特勒则下令抵抗,要非洲军团“不成功便成仁”。尽管隆美尔认为此道命令纯属疯狂,仍继续奋战,结果便伤亡惨重,至11月4日决定必须撤退;15天内,非洲军团往西撤退了一千一百多公里。当时艾森豪威尔将军所统率的盟军已经攻入法属北非,准备往突尼斯方向前进,战线从尼罗河谷一直延伸至大西洋。起初隆美尔本人率军拚死与英军在利比亚作后卫战,未几即在突尼斯遇上艾森豪威尔的主力军;经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的钳形阵势夹击后,非洲军团在北非宣告全军覆没。非洲战场失利后,意大利就危险了。隆美尔在当时就指出,意大利人靠不住,应当由德军控制意大利。未久,美英法盟军在意大利登陆,迫使意大利倒戈,隆美尔再主张放弃意大利中、南部,依据意大利北部的山险,在波河流域组织防线,与盟军打持久战。隆美尔的主张遭到了南部德军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的反对,也遭到德军一些高层的反对。但意大利战场最终仍依照隆美尔的设想来进行。这又一次显示了隆美尔的战略眼光。
       有人在7月20日密谋案进行前,征求隆美尔的支持。但是隆美尔起初未置可否,但未提供意见亦未上报。几经思考,他主张逮捕希特勒,付诸司法审判,但是不赞成行刺。1944年7月15日,他上书希特勒,要求德国立即寻求停火协议。两天后,他在法国里瓦洛附近巡视防卫阵地时,坐车被英国战机发现,立即遭到扫射。汽车撞树,隆美尔被抛出车外,头盖骨破裂。
       尔后,隆美尔离开医院,回到乌尔姆附近贺林根的家中疗养。10月14日,两名纳粹将领来访。他们给他两个选择:自杀或就逮受审,受审则可能祸及全家。隆美尔告诉妻儿说:“十五分钟后我就要死了。”服药自尽。事后,希特勒不想让德国人知道他们心目中的伟大英雄曾经反对自己的统治,于是宣布要全国哀悼隆美尔,并为他举行国葬;葬礼由深知内情的、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老元帅伦德施泰特主持。
正面评价
       隆美尔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丘吉尔称其为“伟大的军事家”。著名军事家乔治·巴顿曾经潜心研究过隆美尔的军事作品,直到现代,隆美尔的战术思想仍然是各国军事学校的教材。
       隆美尔一生称谓很多,最著名的是“沙漠之狐”,还有如“纳粹战神”等称谓。有历史学者认为,隆氏未被派往东线战场是成就其崇高声望的重要原因,相较于因强烈民族与意识型态对抗而不时传出战争罪行的东线,北非战场交战双方对战争公约的遵守与住民密度颇低的战场环境,令隆美尔能拥有纯军人的绅士形象;另一方面,因为希特勒将注意力集中在东线,对属于次要战场的北非较少肘制,反令隆美尔有较东线将领更大的空间发挥其军事才能。
       此外,虽然涉入的程度为何颇有争议,但由于受希特勒暗杀事件牵连而自杀,隆美尔因此被部份人士视为“德国军人的良心”加以推崇。
       许多作品以猎奇为卖点替隆美尔吹嘘。美国曾摄制了电影《沙漠之狐》,该电影主要赞美了隆美尔的军事才能。该电影受到二战老兵的非议。
负面评价
       不能否认是,隆美尔做为希特勒的爱将,的确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也有军事家认为,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家。具体表现为北非作战时,隆美尔只顾进攻,打乱了希特勒在北非牵制英军的目的,致使希特勒不得不增援隆美尔,而后被蒙哥马利击败。后来又错误的判断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地点,使“大西洋壁垒”失去作用。因而被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但有些人也不同意这种看法。
       隆美尔作为二战一代名将,他的战术和战略思想影响至今!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也成功运用“隆美尔”的思想进行坦克突袭战,成功击溃伊拉克的王牌师。
02.jpg
发表于 2013-8-29 1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将功成万骨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20: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熟历史。上来望图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招租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raylei 发表于 2013-8-30 20:01
无熟历史。上来望图哦。

外国历史可熟可不熟无所谓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2 0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德,二战日本也有很多名将的,比如山本五十六,山下奉文,三川军一等,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较少的代价重创了对手.当然抛开政治角度,单以军事指挥艺术角度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04: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舰长 发表于 2013-9-22 01:11
哈德,二战日本也有很多名将的,比如山本五十六,山下奉文,三川军一等,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较少的代价重创 ...

舰长所言极是,各国著名战例在军事教材中都有提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