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24|回复: 0

书写技艺与文字诗词内涵修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 23: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文字的点画、结构和形体与其它文字不同,它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淡、粗细等丰富变化,以书写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使书写文字富有强烈的艺术色彩。

  作为一种记录思想、表达感情的书写文字,由于手上所写皆心中所想,书写的动作和心思合而为一,自然也就会记载、流露了书写人的心绪。然而,现代有些人写书法已经成为一种美的炫耀,书写者对其所写内容的“不用心”,使得书法只成为一种纯粹的技术。这样的书写,自然难以承载、表达作者的心绪、当时的喜怒哀乐,以及整体的修养。从创作来说,在书法离开日常生活的使用,离开与文字内容息息相关的应用层次时,书法固然可以作为一种表现线条美感的艺术,却也失去了表达抽象的能力。而在欣赏方面,如果没对书法有一定的认识,那么书法的美是难以体会的。也就是说,纯粹表现书写技艺的书法,其实已经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文字诗词的内涵修养,或许这才是书法最大的危机。

  一个书法家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因为熟悉并掌握了中国书法的源流,每一幅作品均是从一个个生动的物象中提炼出来,因此书法作品有了内在的生命力和形象。二是大部分作品的铺毫收锋、纵横驰骋,极富弹性,所“写”出的线条,长短疏密,正反向背,浓淡横斜,变化无穷,使得中国文字的形象内涵有了最恰当的外在表现形式,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章法等显出了骨、筋、肉、血以及情感和生命,也就是结合了书写技艺与文字诗词内涵修养。

  优秀书法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也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书法培训班体现了中华文化以及个人的追求、个性而已。一切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自然的,是书法家个人情绪的自然流露,是时代文化的自然凝聚。数千年来的书法史让我们看到了经典的共性,那就是技道并进,自然而然。书法创作者往往可以将文字诗词修养通过书法作品加以展示,比如文字学的功底、诗词的修养、审美的追求、意境的高低等。优秀作品的这些内涵会毫不掩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并影响人们对于书法作品的评价。

  书法的基本功,不仅仅是书写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文、史、哲、美学甚至心理学等文字诗词内涵的修养。学习书法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审美意识的初步形成,学习传统经典要逼真、无我,要去除习气,提高品位。二是对书法内涵的深入理解,广泛汲取传统经典,追求丰富多变的个性书法的内涵和品质。三是书法精神的升华,超越了书法的技术性,放浪形骸,在忘我的状态中,自然流露出独到的艺术思想和对生活的感悟。再者,中国书法更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例如颜真卿书法的雄强、丰腴与他忠臣的品格相联系,他的线条笔墨具有了伦理化的意味。特别是从宋人欧阳修、苏轼作出这种解读之后,道德人格评判成了书法认识一个重要的方法。书法艺术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不断被赋予伦理化的解释的过程中发展的,人们决不仅仅满足于欣赏这些书法作品,而是希望借助于文字、书法联想到人物的风采。文章来源:书法培训班www.shufaedu.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