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78|回复: 0

孤独的炼“金”术士——金山傅盛访谈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6 20: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Conline 品科技(原文标题:炼金术士傅盛&mdash&mdash阑夕访谈录)一直以来,金山都不是一家大公司,从前不是,现在也不是。
  能够掰着指头数完腾讯六大事业群架构的人,搞不好都比能够厘清金山集团旗下子公司的人要多。数周之前,在微信公众帐号上预告要和傅盛对话,征集问题,结果在收到的留言中,有约莫四分之一都与WPS、金山词霸甚至是《剑侠情缘III》有关。
  这就是孤独的代价。用傅盛的话来讲,他来到金山之后的,极力推行的就是互联网化的内部结构,以前做的金山安全系列产品,其实只是用户在本地运行的软件,虽然也需联网,但其实和整个互联网的流量没什么关系,公众也对存在感过低的金山缺乏了解的欲望。在不完全竞争市场,这种状态其实有利于企业闷声赚钱,但是等到鲶鱼进来,把水搅成完全竞争市场,长期远离互联网积累下来的隐患和成本,足以撼动金山的产业根基。这并不是金山一家的问题,相比之下,瑞星和江民的下场更惨。
  傅盛加入金山,是求变环境下的机遇和选择,对傅盛自己,是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转折,而对金山,则是结束偏隅状态、重登网络舞台的一次革命。自从2010年11月,带着3721时代就开始共事并一路跟随自己的老部下徐鸣,傅盛接受雷军的邀请出任金山网络的CEO,上任之后其实就是在做算术,简单的加减,砍掉不赚钱、不那么互联网的旧项目(金山网盾),增设更流行、更互联网的新项目(金山导航、猎豹浏览器),就像新公司的名字&mdash&mdash从金山安全变为金山网络一样,为金山系统内的产品重塑互联网基因。在做了浏览器、做了导航之后,你才变成了整个互联网的一环,你会有合作伙伴,比如淘宝,我们是它很大的合作伙伴,只有这样,你才真正嵌入了这个行业周而复始的生态环境中的一环,竞合(Co-competition)的意义才开始变大了。傅盛如此总结他的工作方向。
  主流媒体对傅盛入主金山网络两年来的成绩普遍持正面评价,屌丝的逆袭之类的标题经常配上傅盛意气风发的照片刊于财经类杂志的封面,相比初入金山时的内外交困&mdash&mdash金山的老员工视其为360的人,360那边斥其为叛将,而媒体呢,我找到当年不知被哪家公司群发的一条新闻通稿《业界调侃金山:一生一世当好QQ的铁裤衩》(现在还可以搜索到很多快照),态度拐弯的背后,是财务业绩在说话。
  对比金山软件2010年第二季度和201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2010年Q2:净利6780万元,同比降30%,金山互联网安全业务线上服务每日平均订购用户人数为765万人,较上季度减少了9%,较去年同期减少了7%。
  2013年Q1:净利2.1亿元,同比增134%,网络安全系列产品的PC端月活跃用户数已达1.55亿,其创造的广告及增值业务收入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四倍;网络安全移动端的用户数也增至5400万。
  (具体数字在扣掉金山旗下表现强劲的网游产品增涨之后,仍有一亿元左右的营收增幅在其他业务线上)
  尽管如此,金山在互联网业务线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麻烦,它在多个市场采取跟随战略,迄今为止也还没有一款杀手级的领先产品,虽然傅盛对红海产品的10个血拼术信手拈来,但是从红海中寻找蓝海永远是风险成本极高的一场马拉松,面对最大的竞争对手360及其主人周鸿祎,傅盛所率领金山网络在近年来又是如注意:要下载可牛影像,请点击:可牛影像。何平衡夹杂于理智之中的纷繁情绪?
  这种大量的争议性矛盾,也是为何傅盛如今备受媒体关注的原因。出于同样的兴趣和好奇,2013年端午前夕,正逢京城压寨的阴云,我在金山网络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复星国际中心的CEO办公室内,和傅盛对谈他的炼金之术。
绕不开的一个名字:周鸿祎
  在百度的搜索框中输入傅盛二字,给出的联想提示永远是傅盛周鸿祎,但是在搜索框中输入周鸿祎,在联想提示里却看不到傅盛的身影。
  这或许代表了两人交战的历史格局,周鸿祎和傅盛,在360时代曾是上下级关系,破裂之后,双方的级别差异一直都在,2010年年底,正值奇虎360在香港高院起诉傅盛,新浪微博亦成为双方争辩的舆论战场。一个比较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傅盛常转发周鸿祎的微博进行回应和质问,而周鸿祎却极少(几乎没有)转发过傅盛的微博,通常是让手下(360副总裁石晓虹、360首席架构师李钊)去和傅盛搏杀,这种不对等的对话策略是在不想让公众意识到傅盛有资格和周鸿祎同级对话。
  我问傅盛,这种错位的辩论会不会让你感到愤怒?
  傅盛答道:这就是话语权,他有庞大的组织和力量,我当时刚到金山,我们的体系都还没起来。这就是个社会现象。我愤怒又能如何?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周鸿祎不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是个利益主义者。当他需要扮演斗士的时候,他就可以出来扮演。但是需要他真正去面对一些问题,和他的利益相左的时候,他就可以让下面的人出面来做。这本质上不是理想主义者,就是利益主义者。当时他和我出面来斗,那就是抬高了我的职业地位。所以他会去找个下面的人来做。
  以周鸿祎为第一个话题切入谈话,可能并不明智,毕竟,许多媒体已经将两人的恩怨讲得极为透彻,基本上没有新的故事了。但是,正因为如此,我得以脱离雷同叙事的角度,出于个人兴趣,我更希望看到傅盛站在当下去回望历史,会不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这个思路来自美国二战时期的老兵访谈,很多时候,深陷囹圄和蓦然回首,是两种决然不同的感知。)
  稍许酝酿之后,傅盛反问我:看过《指环王》没有?《护戒使者》结束的时候,甘道夫和炎魔战斗,一起摔下悬崖,不知死活。但是在《双塔奇兵》中,当远征队遭遇困难时,甘道夫再次出现,而且变成了白袍。如果今天回过头来看,我就是灰袍变白袍了,有些东西,你真的要死过以后才能升级。
  除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外,傅盛更强调心境的变化。在离开360独自创业的时期,傅盛还曾前往拉萨,拜谒布达拉宫,寻求佛性和禅意。这也是傅盛所认为的转变,很多东西,什么菩提心,大家都停留在口头阶段,你也会背也会念,但是你没经历过的,就是不会感受。我以前对那些东西真的很在乎,不光是名誉,说得更直白,是感情。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和一帮人一起共事,然后你走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你走了,然后那帮人就会群起而攻之。最后帮你说话的人,反倒是那些曾经被你开掉的人或者离职的人,因为他们已经走掉,不在那个里面了。你去看下当时有些人还会说,傅盛怎样怎样,你会觉得人间冷暖到了那个地步。包括你接手一个几百人的团队,就有人跳出来说你怎么怎么样。所有的愤恨,那么多年管理的疏忽,(都集中到你身上)对,你就是个形象,然后你来了,就拿你这个形象去发泄。
  有些人会因为打击而变得消沉,另一些人会因为打击而变得坚强。傅盛自认属于幸运的后一些人阵营,没有一个人的信心会来自于空虚的自我安慰。
  回到最初,傅盛用预料不及来反思他出走360之后引起的连锁风波,就像如果林肯预料到南北战争死那么多人,这场仗还打不打都很难讲,但是傅盛仍然庆幸能够脱身出来,360的文化在他看来存在一些问题,你现在看,很多有网易帮、腾讯帮、金山帮、百度帮,但是就是没有360帮,没有3721帮。我是唯一一个,还被搞成这样。现在在外面做CEO的,做出成绩的,基本没有。我记得当时有个人,也是个员工,跟我讲,其实像经历过你这样的事情的人没几个,也许你熬过来就是大老板。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傅盛和周鸿祎的双向影响,2009年之前,周鸿祎很少自降身价为产品经理,扮演的角色更多是企业家,在行业里指点江山,但是自从傅盛带着360安全卫士创始人的光环离开,恰逢产品经理一词开始在互联网业界走红,周鸿祎就开始自己顶上了这个缺口,不仅在微博的个人介绍里填着360公司首席用户体验官,曾经的程序员现在的产品经理,而且频频现身媒体访谈,甚至还产生了周鸿祎的产品经理语录这种稿件。而傅盛,则应我的要求,在对比前后两任老板的差异时,也承认他从周鸿祎身上习得颇多独到之术&mdash&mdash
  周鸿祎的执行力和判断力非常的强,从360系列安全产品创办之初,他就提供了一个很果断的架构,这个架构给了产品成长的必要支持,重要性甚至可以超越产品本身。这也是我在创业之后的感触,可能你说,哎呀我有个很好的idea,我能把它做出来,我很牛。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东西是很重要的。财务、人力、行政,成本,融资等等,这些东西,你搞不定,那就什么都没用。360一开始能去引入卡巴斯基的合作,也是至关重要。我最开始对周鸿祎还是有感恩之情,虽然后来闹矛盾,但我的确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对于后一任老板雷军,傅盛的评价则没有那么复杂,我对雷军最大的感触是,他有着全局化的战略观点,现在很多大的策略上,我都会询问雷军的意见。
  周鸿祎是风林火山式的快,雷军是谋定而后动式的慢,这一前一后的吸收和消化,同时也影响了傅盛在产品修炼上的态度,我们亦能从金山网络的产品线上,发现很多既快又慢的特色。
注意:要下载通金魔方,请点击:通金魔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