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63|回复: 0

85后女生最愁嫁能买房成丈母娘选女婿硬指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5 18: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意:要看房子的户型图,请点击:科学园南里四区户型图  4万人参加相亲大会,“张江男”“宝钢男”受青睐,专家建议单身男女多学沟通技巧
  上周末,世博公园掀起一场寻爱热潮,“万人相亲大会”在此举行。记者昨天从主办方获悉,26日、27日两天近4万市民参加相亲大会。此次活动中,女多男少的局面仍然出现。二十四五岁的女性急着嫁人,而“三十加”的女性反而淡定。首次“组团”出击的“张江男”、“宝钢男”等备受青睐。相亲会现场,老爸老妈显得比儿女更着急,个个“冲锋在前”。
  男生女生
  谈恋爱要花钱,男生不敢去尝试
  记者发现,虽然主办方将此次婚博会的男女比例控制在1比1,但来到现场的男生明显少于女生。在找对象的问题上,男生们也显然要比女生们冷静许多。
  “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了,谈恋爱肯定处处花钱,我轻易不敢尝试。”在沪上一家酒店做财务的小孙今年32岁,至今他只交过一个女朋友。最终两人因为房子问题分手了。
  小孙说,他每月的收入在4000元左右,在父母的资助下,贷款在郊区买了一间小房子,除去每月还贷的2000元,可以支配的收入非常有限。“现在谈恋爱,看场电影、吃个饭就要好几百元,实在无承受。”小孙说,在相亲会上,他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优秀的女生多,我的压力太大”。
  找男友为结婚,年过三十反淡定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女生们一个个精心打扮,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今天和表姐一起来,是老爸老妈催我们报名的。”一对姐妹花告诉记者,“我们都刚工作不久,大人们就都急着给我们找对象,我们心里也着急了,所以过来看看。”
  记者发现,像这对姐妹花的父母一样,活动现场不少“85后”的女生家长们都“非常着急”。“二十四五岁是黄金时候呀!小姑娘最好的年纪不找对象,以后更难了。再说谈朋友也不是一谈就能成的,万一谈一两年吹了,也好再找。”一位母亲说,她的女儿今年24岁,她原以为自己已经算“意识超前”的家长了,没想到当天碰到不少“90后”孩子的家长。
  然而,一些年龄稍大的单身女性却反而表现得比较冷静。“我这个年纪,找对象肯定是奔着结婚去的。这已经不仅仅是在选择一份感情,同时也是选择我下半辈子的生活方式,当然需要好好考虑。”31岁的李小姐说,经过两天咨询,有两名男生她比较中意,之后会作进一步了解。
  老爸老妈
  “丈母娘”不接受孩子“裸婚”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着一个丈母娘。记者发现,在上周末的婚博会现场,“丈母娘”绝对是一大主力军,而在大多“丈母娘”看来,有婚房则成为选择女婿的“硬指标”。
  “虽然也不是一定要有房子,但是至少要有一起买房的能力。”专门为女儿来找对象的施阿姨说,上海人结婚总要有婚房,这是风俗。她完全不能接受孩子“裸婚”。
  “也不是女方家长势利,总不能让孩子租房子结婚吧?一个男孩子,三四十岁了还没有能力或者没有计划买房,要么就是他能力有问题,要么就是不负责任。”一名女生父亲的看立刻引来周边父母的一致赞同。
  记者在现场调查发现,逾半数的女方家长愿意与男方家庭共同买房,但没有人认同“裸婚”。
  优越感让男方家长“心太高”
  “女方家长一开口就是房子、车子,我刚才还遇到一名家长问我们家车子是不是上海牌照的。男孩子样样都好、男方家里样样都有的哪里找啊?”在昨天的活动现场,不少男方家长向记者抱怨女方家长,而不少女方家长也反映男方家长们“心太高”。
  “在这里是女生多,男孩子就觉得有的挑,很多家长的要求很不实际。”女孩家长石阿姨告诉记者,她刚才接触的一名男生家长很不靠谱。“男孩子是山东人,本科毕业,现在在上海做IT。孩子的长相、工作都不错,但他爸爸居然要求女方有婚房。”
  从人民广场相亲角“转战”世博公园的于先生告诉记者,他昨天也遇到了类似情况。“男生家长要求太高了,被这么多女孩家长围着心态已经不对了。”于先生说,他曾为女儿安排过几次相亲,但是现实情况是,尽管男生家长眼高于顶,但两个年轻人见面后,往往是女方看不上男方。“父母看上的根本没有用,孩子差距太悬殊,怎么可能在一起呢?”
  一热一冷
  大企业“男人帮”备受欢迎
  “我已经排队半个小时了。这里是企业的工会、团委组织设摊的,可信度比较高,而且来的都是大企业,员工素质应该相对更靠谱一点。”昨天上午,一名在宝钢展位排队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她就是冲着这些大企业组团的男生们来的。
  据了解,今年的婚博会首次通过张江、宝钢、航天等企业的团委、工会,组织男性员工集体报名。这群工作靠谱、身份靠谱的“国企男”成为此次婚博会最受关注的人群。
  记者看到,在主会场宝钢集团和光明集团合办的展位前,排起了200人左右的长队。
  “此次,宝钢组织了250多名男生来参加相亲活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咨询者。”现场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接待“相亲大军”十分忙碌,他告诉记者,不少人在这里排队一两个小时,但谈话往往不到两三分钟,她们就是为了留下一个联系方式。
  在“张江男”的寻缘墙前也是人头攒动。
  记者看到,“爸妈相亲团”在现场十分活跃。在寻缘墙前,老爸老妈纷纷使用手机、摄像机、iPad等设备记录一些有用信息。
  “我刚从宝钢的展台过来,那里的男孩子大多是‘80后’的,我女儿1979年出生,年龄不合适。”专门从安徽来上海为女儿寻缘的沈先生告诉记者,女儿毕业后就在上海工作,终身大事一再耽误,这让他和妻子很着急。沈先生说,相比“宝钢男”,“张江男”中外地人比较多,有不少是“70后”。

12下一页链家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