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92|回复: 0

房地产新政实施市民买房遭遇新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1 16: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预定的房子面积为138平方米,实际交付时因为建筑误差达141平方米,突然增加的契税由谁埋单?基准房价未出,如何界定普通住房的价格?“6·1房产新政”已经开始实施了,可不少相关的实施细则仍未清晰,不少购房者在咨询办理业务的时候遭遇了这样或那样的难题。

  难题一:近140平方米房子遭遇尴尬

  沈小姐称自己不久前在某新盘预定了一套房子,面积138平方米,每平方米价格在1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她的房子就面积而言,基本上是可以被划入普通住宅行列,享受1.5%的契税。但是万一将来实际交房的面积与当初预定的面积有误差该怎么办?因为该房子面积正巧在140平方米的临界点附近,一不小心就会升格成“非普通住宅”,那就要交3%的契税了。

  沈小姐担忧地说:“面积即使差得不多,不过一跨过140平方米这条‘坎’,这可就是学生考试时60分和59分的区别了。这契税一差就是好几万。虽然房产商承诺如果面积误差太大可以退房,可是我挑了这么久才定下来,因为区区几个平方米就退房,心里肯定会很不是滋味。”

  点评: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说,关于面积的测算,原本就是房地产纠纷的主要争议点。但是以往主要发生在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如今政府公布普通住宅的标准后,出现了140平方米这个临界点,必然使与这个面积临近的房子成为争议多发区。

  由于房子的实测面积与计算面积通常会出现微小的误差,房管局测量与开发商自量的结果也会有出入,如果当初预定的房子面积和实际交付的面积不大一样,购房者就不得不为这难以避免的“误差”埋单了。

  上海劳动仲裁律师提醒,购房者若不希望买到“非普通住房”,在购房时就要留意了。如果选择建筑面积作为计算单位的,根据具体情况必须在1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中预留一定的误差空间。

  难题二:杭州普宅价格标准何时出台

  普通住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以下”的标准该怎么认定?这是林先生眼下最关心的问题。林先生称,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学区,他准备在杭州市老城区某地段买套房子。他找的是一栋单体楼,而且面积不过83平方米,但目前楼价很高,每平方米超过1.5万元。他打听了一下周围的二手房的价格,发现这套房子有可能要归入非普通住宅。但现在普宅价格标准迟迟未出,他就拿不定主意了。

  点评:杭州市普通住宅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1.44倍以下。要确定同级别土地上的住房平均价格,首先必须确定“基准房价”。据悉,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城市不久前已陆续公布了“普宅价格标准”,杭州市普宅价格标准还没有出来。为此,要区分非普通与普通住宅在实际操作上仍然很难。像林先生这样房子虽小价格却高的案例不在少数,这部分市民应当如何选择,亟待相关细则的出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