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83|回复: 0

金融未提供多样化投资选择致房地产过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1 11: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西城区人民政府支持的“2016中国金融年度论坛”2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在“全球金融业发展新格局:创新、跨界与融合”分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
  “中国金融现在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创新时期,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变化,经济的增长速度呈L型的趋势,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样一个框架,金融业要有相应的调整,要通过工具创新来完成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供给侧的改革。”吴晓求说。
  在吴晓求看来,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更多地是要满足融资者对融资公平多元化选择的需求。它基于自己风险的考虑、基于自己优化资本结构的条件,整个金融体系要提供一套有效的市场化的融资工具,中国金融体系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要进行创新,这就是工具创新。
  吴晓求表示,整个金融体系要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有效的资产选择。
  “今天的中国金融体系也没有完成这样一个功能,所以导致房地产过热,表明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为投资者提供足够多的适合风险匹配的多样化的金融资产。无论是资金的需求还是资产的选择,这两个方面我们做得不够好,所以说要推动金融工具的创新。”吴晓波说。
  吴晓求表示,创新是金融结构的调整。中国的金融结构比较传统,最重要的标志是没有化解风险的能力,由于存量金融资产太高,要推动金融制度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推动资产证券化,提升证券化金融资产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的比重。与此同时,还要改善金融的功能,要进行结构创新,同时调整功能。
  吴晓求还表示,金融需要业态的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它对改善我国金融的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业态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金融的风险正在发生变化,创新更多是从结构上来创新,传统的结构创新没有空间,未来创新的重点更多是在非资本性业务方面。这可以看到监管的阻力,监管整体是没有覆盖住这一范围,未来的风险会更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管也要进行调整,风险发生了变异就会迅速地蔓延到外部,感染整个金融体系,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我们要构建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架构的改革。”吴晓求说。
www.irongkun.com
wh.daikuanme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