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70|回复: 0

“怀集劳动者风采”征文二等奖作品·天子岭上的“领头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 14: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子岭上的“领头雁”

作者:周如坤,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原怀集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有个由6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山奢村。


       陈玉亥,瑶族。十年前,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担子。


       一次,县里召开个会议,农村基层工作是主要议题。应邀参会的陈玉亥,在会上发言时一开头便说:“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是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领头雁,是不少人对带头干事人的一种比喻。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新时期,“领头雁”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农村干部过去那种“汗和群众一起流,劲和群众一处使”的身先士卒者,更是一种服务型的劳动者。


       陈玉亥就是这两者兼备的人。


       天子岭,山奢村的门户,这岭子不算高,由于一个传说,让它成了当地的“名山”。传说有多个版本,我挑短的说。说是很久以前。在一个春深如水,花木繁茂的时节,山外来了一位堪舆先生,他在这里左右看看,上下瞄瞄,独自沉吟:“此乃风水宝地矣,终老者若葬于此,日后必出天子,一村人都大富大贵啊。”这天机不知是如何泄露出去的,有的人抢先把殁者葬在这岭上。一代又一代过去了,天子的诞生还没个影儿,穷困依然像幽灵一样在村中游荡。


       失望之余,村民就生出了念头,什么天子不天子,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就干起来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一天天、一年年,改变了天子岭的形态,曲线流畅、层层叠叠的梯田从山腰延伸到山脚。每到收获季节,天子岭璀灿耀目,连天上的白云也映成金絮,一缕缕一片片地飘飞着,景色真美。有村民亲眼目睹,某年秋天,一群大雁从这儿飞过,连它们的翅膀都被镀上了金色。


       我们是2016年仲春来到天子岭边的,没能欣赏到金色,可周边延绵不绝的山山岭岭,是满眼的澄明碧绿,婆娑的树林,在春光里摇曵。放眼下帅盆地,烟岚缥缈,点点白白的屋宇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莫非海市蜃楼?


       陈玉亥候在一处山隈的路旁,兴奋地指着前面高高低低的土坡,向我们热情介绍开来:这就是他最近承包的“一花一果”种植园。2015年流火时节,他拉了一队人马,请来多部机械,钩泥,推土,除草,搬石,一鼓作气开出了80亩的种植基地。今年春节刚过,40多亩的剑花苗全部栽下,并用砖石把每株剑花苗围拢起来,防止兽畜践踏,以提高成活率。余下的地种鸡蛋果,近日就开种了。剑花和鸡蛋果的种苗,是由肇庆某果蔬合作社提供的,并提供产前产后服务,合同都签好了。这些农产品,当年可有收获,尤其是剑花的产量,将会逐年增加。


       此刻,鹧鸪声彼起此伏,似乎诉说着天子岭又一桩往事。


       天子岭,这片曾经铺金流银的土地,在陈玉亥的种植基地开出来之前,那层层叠叠的梯田,一度荒废了,又回到了荒草萋萋的原点。


       回望时光的流水,逆行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中国南方的春潮汹涌澎湃,开放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山旯旮。山奢村的年青人,怀揣梦想,一拨又一拨走出大山,到珠江三角洲一带“淘金”去了。在不到2000人,大部分是壮族、瑶族同胞的村子里,先后有三分之一人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途。留守在村中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这么多田地,他们哪耕得动?能侍弄好村前屋边的几块田,就算不错了。


       天子岭那片田地就这样逐渐丢荒了,而且一丢就是十数年!杂草长得比人还要高,有灌木碗口般粗,成了野猪和山禽的乐园,人们看见了都摇头叹惜,但又无可奈何。


       陈玉亥也曾是外出的“淘金者”。


       高中毕业后,惘惘然的陈玉亥,来到某城市边缘的一家鞋厂做工,站在流水线上,天天重复着不变的动作。两年过去了,钱袋子依然鼓不起来。


       这时候的陈玉亥,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流向,不应该是这样的地方,于是行囊一背,又回到生他养他的大山。他想,家乡的沟沟壑壑,才是他的汗水抛洒之地,才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所在。


       在我们眼前,天子岭这“一花一果”种植园,只不过是陈玉亥最新的 “得意之作”。


       说是得意,是因为这“领头雁”在天子岭的行动引发的连串反响。之前,任凭他口水说干,一些村民对种植剑花和鸡蛋果,抱着怀疑和观望态度,迟迟不付诸行动。以往的经验告诉陈玉亥:言传不如身教。天子岭那隆隆的机械声,人们劳动的号子声,终于叩开了村民的心扉,韦金生、赵尧远、赵万弟、赵沛弟……,紧步“领头雁”的后尘,甩开了膀子,10亩,40亩,60亩……,规模不等的剑花、鸡蛋果种植园,一片片地展现在山奢的青山绿水间。


       当然,陈玉亥不是一下子就成为“领头雁”的,站在起飞线之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返乡创业青年而已。
洄流伊始,陈玉亥领着家人和请来帮忙的村民,承包开垦了一片片荒山野岭,种松、种杉,种桉树,种茶秆竹,办养牛场,开发的项目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慢慢有了收益,仅是过了几年,陈玉亥的经济收入逐步上升,他是这样回答我们的:我们家光是发给来种养基地就业的人员工资,每年少说也要60多万元。


       是时,村民都向陈玉亥投以敬佩的目光。


       乡里的领导,也眼睛一亮,发觉陈玉亥是个有作为的农村青年,逐渐具备了“领头雁”的条件。


       上上下下的人,都没看走眼。


       2005年,山奢村民,一致选举陈玉亥担任村委会主任。次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任党支部代书记,最后来任书记。现在村委主任一职还压在他的肩上。


       自从担任村委会主任那天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起到“领头雁”作用,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决心改变这里世代贫穷落后的面貌。


       一晃眼,十年过去了。


       十年时光,陈玉亥已由而立之身,过了不惑之年。山奢村人,忘不了这十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陈玉亥和村委一班人,引领大家耕山种树,养猪牧牛,村里的面貌一天天、一年年在变化起来。


       村里的壮族、瑶族同胞,还有汉家儿女,他们用曾经绣瑶带织壮锦,扎灯照抡鼓槌的双手,灵灵巧巧地绘出了秀丽的画图。


       水陆养殖图。多户村民养鱼、养牛、养猪、养竹鼠,鱼跃畜鸣,成功的喜悦让村民笑脸如花。


       峰岭叠翠图。23户村民种植速生丰产林(桉树),共3000多亩;数户种植被美国植物学家莫古里称怀集出产的“世界上最美丽的竹子”——茶秆竹共500余亩。村民视这崇山峻岭为“绿色银行”,近几年来,“斧头一响,钱包肿胀”。不过“抢银行”的事时有发生,有几家兄弟叔侄闹起矛盾,争林权、占地界,陈玉亥和他的搭挡们不知费了几多周章,才把一宗宗纠纷平息下去。例如,罗力村韦氏兄弟,小弟越过“楚河汉界”,在长兄的山场多种了60株松树,两人闹得不可开交,做了两年冤家。陈玉亥他们多次上门调解,最终以长兄补偿小弟青苗款了之,“煮豆燃豆萁”的场面再没上演过。当然,陈玉亥还是闲不下来,整天东奔西跑,不是给开“银行”的村民介绍种养经验,传授技术知识,就是为还没开“银行”的人,寻找“金钥匙”。


       村民增收图。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上级扶贫前每年6000元增加到现在1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由原来2000元,增加到现在7000元,有40户特困户走出了最低谷;27户危房户的村民乔迁了新居(包括碧桂园出资兴建的济困房);还有,村里一座小学新教学楼拔地而起。


       管道引水图。铺设自来水管道总长8公里,解决大部分村民饮用水的困难。


       农田灌溉图。修筑小片农田灌溉硬渠总长8公里,一举改变以前泥渠易塌、田水四处流失的现象,确保农田用水,水稻稳产增收。
       村道圆梦图。实现全部自然村入村道路硬底化。放眼大山深处,总长21公里的水泥路,一如玉龙飞舞,从村委会楼前分别延伸到各自然村。


       说起交通图,村民感叹不已,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了。


     “公路梦”,是山奢村祖祖辈辈的梦想。昔日那如绳似丝崎岖不已的羊肠小道,不知缠绕多少个世代,他们心里都清楚,山里人穷,根子之一就是道不通,路难行。


       乡里一位知根知底的文化人调侃说,要不是那个偶然,今日的陈玉亥兴许还找不到踪影。


       数十年前,封闭落后的山奢村,别说平垌的女子不愿意嫁到山里来,就是本村的姑娘都往外跑。陈玉亥的父亲陈云年尽管勤劳朴实,可到了谈婚之年还没说上媳妇。某年深秋,木薯收获季节,从三十里外平原区的冷坑,来了个老汉,在陈云年他们的木薯地里捡漏,天都快黑了,这老汉只捡到一点点木薯。出于好心的陈云年就邀请他到家里过夜。翌日,陈云年又把刚晒干的木薯片,往那老汉的竹篮里装,满满的两篮,让他挑回家去。老汉自然是感激涕零。不久,那老汉托人前来说媒,一心要把女儿许配给这个忠厚可靠的陈云年。其后,大山见证了陈玉亥的诞生,见证了陈玉亥的一双儿女,先后在广州读完大学,都出来工作了。


       这一真实故事在山奢村,在下帅乡,都成了美谈。


       陈玉亥每当听了这陈年往事,只是淡淡一笑。倒是有一件事他老想不明白,那年,当大队支部书记的父亲,在兴建罗力小水电站时,他是用什么办法把钢筋水泥之类的建材,通过九曲十八弯的羊肠小道运回村里的。可以想见,那时父亲肯定极度渴望有一条能通汽车的路,可他除了梦还是梦。


       现在,公路梦圆,除了前些年由上级出资修的乡镇过境公路取道于此,给山奢村部分村民带来出行的便利外,可谁也梦想不到,陈玉亥竟然把6个自然村的出山公路也逐一修成了,加起来足有20多公里——这建路资金大部分是他上下奔走,四方“化缘”来的。而今不少平垌姑娘投入这大山的怀抱,村里小伙子不愁找不到对象。


       陈玉亥现是肇庆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他认真履行代表职务,深入邻近选区调研,倾听选民的呼声和诉求,在每次例会上,他都积极提建议、交议案,他的《关于加快完善下帅民族乡电网改造的建议》,获得政府重视,目前正在实施之中。


       陈玉亥心里明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光靠口勤腿勤,反映社情民意,寻找适合村里致富项目,是远远不够的,文化知识,农林技术,也得很好掌握。于是,他不断“充电”,在肇庆农校中专函授毕业后,继续函授大专课程。


       走出天子岭,临别之际,我再一次打量陈玉亥,这个身材中等偏高、四十多岁的瑶族儿子,眉宇间透着坚毅和精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清醒地意识到,现有的变化,只是良好的开端。对于山奢村的未来,他踌躇满志,相信红红火火幸福美好的日子就在不远的前方。他这个曾多次获得乡里、县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是县创业青年联谊会副会长的“领头雁”,正向更高、更远的理想天空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