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150|回复: 4

手竿钓鱼<全技> 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5 00: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你想把一个竹签插入某物体,有三个要素是要确定的,插入方向、施力方向、施力点(为了下面叙述方便,我们把施力点放在竹签的后部)。我们总是把插入方向、施力方向定为一致,即二者在一条直线(或延长线)上,因为这样很方便。这个问题很简单,你会说“我一直就是这样干的呀”。如果二者不在一条直线上,就是说施力方向和插入方向有一个较大的夹角,情况又怎么样呢?1.把被插入物体推着走。2.明显不容易插入。3.搞不好还把竹签弄断了。请你找一块苹果、一根牙签做一下这个小实验,并记住这个实验。  下面再来看看鱼钩。找一个鱼钩(什么钩型都行,为了能看清楚钩最好选大一点的。)绑好一段(100毫米)线,钩尖放在一块橡皮上,手拿线的另一端,慢慢拉,眼睛就看钩尖前面一小段基本是直线的部分。凡是钩尖那一小段直的和鱼线在同一直线上,这种钩的刺入性就是好的,有一定的夹角就不好,夹角越大就越不好。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把一个鱼钩的钩尖和钩柄向下立在一个平面上。如果钩尖那一小段和立钩的平面有一定的夹角,说明这种钩的刺入性不好。钩尖和钩柄两点的连线所代表的方向也就是我们施力的方向,刺入性好的鱼钩,钩尖的那一部分应该和这个线段平行,或只有很小的一个夹角。

我们再来说说刺入深度的问题。
     简单的说,钩的刺入深度就是把一只鱼钩的钩尖向上直立起来,这时钩尖的高度就约等于刺入深度(多了一个钩条)。应该看到我们很多鱼钩的刺入深度是很浅的,很多鱼钩看起来很大,但是设计了一个很浅的刺入深度,这种鱼钩是不能用来钓大鱼的,这才是跑鱼的主要原因。

鱼钩的倒刺
    很多朋友不愿意用无倒刺鱼钩,认为无倒刺钩只能钓小鱼,遇到大鱼容易脱钩,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在鱼进抄网之前,弹性良好的竿体始终对鱼有一个拉力,只要本身勾牢了,脱钩是不可能的。脱钩,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从钩型、线组的调配等方面多考虑。
    无倒刺鱼钩不是跑鱼的原因,这点倒是被很多人误解了。我用无倒刺钩很多年了,很难有跑鱼的现象。在一个朋友承包的水库,我用无倒刺千又钩钓上草鱼想让它跑掉都很困难,一条鱼至少要松好几次竿才能达到目的,就这样还是有一条草鱼实在是放不掉,我才不得不把它带走了。在四川的升钟水库,八斤的鲤鱼把我的鱼竿拉进水里,最后把鱼竿捞起来鱼还在上面,我用的就是无倒刺鱼钩。
     我们在钓鱼的活动中,鱼钩很容易挂上我们的抄网、鱼护、衣裤甚至自己的身上。如果用有倒刺鱼钩,那就很麻烦,很有可能只有停止钓鱼而进医院。而如果用无倒刺鱼钩就方便多了,特别是在比赛的时候更是如此。
平钩与歪嘴钩
    我们现在使用的鱼钩,一种是歪脖子钩,另一种就是平钩。所谓平钩,就是整个钩体都在一个平面内,这种钩还比较普遍。歪脖子钩就是钩的钩尖向一边歪,目前市面上的歪脖子钩不是很多。
    鱼的嘴是上下开合的,我们虽然不能简单的把它看成是两个平面的张合。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在我们提竿的那一瞬间,鱼的嘴在很多时候还是可以按照两个平面来对待的。一方面是我们的钩相对于鱼嘴来说总是小的,这就相当于只考虑鱼的嘴巴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我们提竿的时候鱼嘴处于很随意的状态,不可能都是鱼嘴紧闭的时候我们才提竿;我们的鱼钩从鱼的口腔里拉出来所用时间也是很短的,所以从上面三个因素来看,我们不少的时候是把一个鱼钩从两片基本平行的“肉片”中拉出来的。不难想象,如果鱼钩本身也是平的,那么鱼钩刺入肉体的概率就不可能是100%。如果鱼钩的平面和鱼嘴形成的平面完全平行,那么鱼钩根本就不能刺进肉里。如果鱼钩的平面和鱼嘴的平面只有很小一点的夹角,那么鱼钩的刺入深度肯定很差,就是说此时鱼钩只能刺进一点表皮,这时极易造成中途脱钩。只有当鱼钩的平面和鱼嘴的平面有比较大的夹角时,鱼钩刺入肉体的深度才比较可靠。我认为,前两种情况至少要占10%,说不定还要大些。至少我们可以说,在钓大鱼所用的钩里面,平钩是有设计缺陷的。在我近几年的垂钓活动中,脱钩的情况基本都是发生在使用平钩钓鱼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在遛了一阵鱼之后,鱼脱钩而逃,检查钩组没有任何毛病或损伤,这究竟是为什么,都是平钩惹的祸。
    歪脖子钩在设计上基本避免了这种缺陷,因为歪脖子钩它本身就不在一个平面内,那种刺不进或刺入表皮的现象就基本不成在了。
    在我们钓鱼的活动中,脱钩跑鱼是很难避免的事情,但是应该承认,平钩跑鱼的概率要大得多。所以我选钩会尽量的去选歪脖子鱼钩。
  对几种小配件的看法
    在我们常用的钓鱼小配件里,有几样配件我认为有制造缺陷,有些配件的功能我认为根本就没有必要。
    反捻环及旋转装置。设计者认为,在遛鱼的过程中,鱼很容易打转,为了不伤鱼线所以就应该用这种装置。这里我们先不说几米的鱼线扭几转有多大的关系,我很怀疑这种装置能防止鱼线扭转(我做过试验,下面的鱼线转了好几圈,可是反捻环一动不动)。更何况这种极细小的反捻机构在制作时很难保证其制作质量,我们遇见的反捻机构脱落的情况还少吗。在钓小鱼的时候用这种反捻环(8字环)还可以,如果是钓大鱼我看还是不用反捻环为好。不用8字环主线和脑线又怎么连接呢,所以我就D了一种小铜环,具体做法如下:
    取直径1.4毫米圆铜线,在直径3毫米的钢辊上绕成螺旋状,然后截成一个一个的小圆铜环,整形后用锡焊焊牢。这种用锡焊制作出的小圆铜环是完全可以承受钓鱼的拉力,这种圆环我用了十来年,从未拉开过。

饵料
    现在,颗粒鱼饲料越来越普及,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它,这是钓鱼作饵料的好东西。颗粒鱼饲料和其它颗粒饲料不同,一般的颗粒饲料扔在地上,今天没有被吃掉还有明天。颗粒鱼饲料是往水里扔的,水里总有一些杂鱼,今天不被养殖鱼吃掉就没有明天了。所以一般的颗粒鱼饲料里都有一些添加剂,以此促进鱼儿尽快进食。所以我们应该把颗粒鱼饲料作为我们钓鱼的基本饵料,根据你自己或当地的经验再往里面添加一些商品饵或其他东西,就是一份很不错的饵料。现在有些朋友在水库海竿钓鱼,动则就是高档商品饵,我认为这样很不好,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离了高档商品饵就不能钓鱼了,显然是一种“断后路”的做法。

我做饵的原则是:软、散、少。
    软和散,我的观点是饵料越软越好,越散越好,只要你能把饵搓在钩上,只要你能把这种饵料抛进窝子,浮漂站稳并坚持1分钟左右,这就是前提。在满足这个前提下,各人的抛竿技术不同,饵料的软硬也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软、散比硬、粘好。

    少,指的是一次做饵不要多,能用3个小时就够了。我们用饵都带有一定的试探性,一次做得太多无疑是种浪费。再说天气热了,饵料一次做得太多很容易变味。一般一天至少要做两次饵。饵料一次少做点,灵活机动又节约了材料何乐而不为呢。
    在一些很少有人用商品饵钓鱼的水库、河流及自然水域,玉米面就是一种很不错的钓鱼饵料。很多人其实也爱用玉米面,但是制作工艺太复杂,太费时间。我用玉米面做饵全部过程只要几分钟,现在介绍给大家。
做玉米面糊糊
   将适量的水倒入干净的炒菜锅中,放少量的(大约是水的1/15)玉米面搅匀,然后再点火,不停的搅动,直至烧开。凉水就下少量的玉米面更有利于面和水相溶,这样做不容易起疙瘩。烧开前不停的搅动是为了不让玉米面沉底、粘锅,这个过程大约要1分钟。
    完成了上一步就改用小火(有火就行,越小越好),把剩余的玉米面撒在做好的玉米面糊糊上,不要搅动,盖好锅盖。下面的糊糊任然是煮,上面的干面就属于蒸。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3分钟。
    开盖,将上下干稀和匀。如果太软,可以再加一点生面,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半分钟。

几点说明
    刚做好的热饵料在冷却后会变得更硬一些,在垂钓时可以在现场再加水,如果本来就太软,到现场就麻烦了。水和面的总比例大约是1比1.2,准确的比例自己做几次就掌握了。这种饵料保持了玉米的清香,粘性也很好,比较耐泡。在这种玉米面饵料里再加上白糖、香精或其他东西,就看你的习惯和发挥了。这种饵料钓鲫鱼、鲤鱼、草鱼都很不错。全过程不到五分钟,怎样,还方便吧。
发表于 2009-5-11 01: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假,严重翻版抄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1: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亚哈哈 于 2009-5-11 03:34 编辑
打假,严重翻版抄袭
华记 发表于 2009-5-11 01:10

华记大叔;打什么假啊?抄袭你的咩?你又想吓<才子小清>这样拿怀城街你的那个<啊叔>来大我咩?你无大无细,我同你那个亚叔是同辈的哦,我怕你咩,你不服吗?
1.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招租
发表于 2009-5-13 0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哈哈你好大口气,我请你吃、、、、
12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2: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记大叔;点解甘操啊?你可能太热了,请你吃返条雪条啦。。。。。。。。。。。
雪条.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