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8-5598879

商务合作:13432420229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181|回复: 10

[原创] 原来我们一直说的“怀集话”是不纯正的,正宗的这样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 18: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5721ef9e504db1cc5e99bdabfea01a9.jpg

《燕鸣 |  杨璧菀·怀集语保》
观看视频
怀集视界原创视频栏目《燕鸣》


为什么参加“怀集语保”项目?杨璧菀博士是贺州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毕业后一直在贺州学院工作,2011年参加“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这个项目,直到在2017年出了一本书《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怀集》以及《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怀集标话》



5934fa4e4c8ec66399350a5d8ed3168e.jpg
杨璧菀 博士(怀集人,贺州学院教授)

杨璧菀,广东怀集人,中共党员,现任广西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汉语教研室副主任。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语言文化传承保护及开发应用研究方面获得学术界肯定和认可,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主持在研省部级项目2项,入选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

这两本书从2011年开始,每次过年过节杨老师都回怀集调查。那时候,发音人通常会问:你调查这种话有什么用?有什么目的?

其实,杨老师自己是怀集人,研究语言方向,于是就着手了解怀集这种语言的特点,为什么怀集话与普通话、广州话不同,它为什么变成这样子的?它肯定有自己的特点。


f519b60d2dea896f7a9e9d6a2971a6ec.jpg
c2f595476070e72e9e38e3320f9a609e.jpg

0b18c653b8dfd7c47d3e8a7d01281c98.jpg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怀集》、《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怀集 标话》


怀集话有哪些特点?

我们怀集话,读“入”  时,口是合上的,普通话的“入”是找不到这个音的,“入”怀集变成以“u”为它的韵母。“三”也是,例如一二三 。“吃”也是入声,“吃”是“d”尾,这些韵尾普通话是没有的,它没有“m”这个韵尾,“m”可以做声母不可以做韵尾。
11b8f723f8ee6d9906ecc07eb92e859f.jpg
找怀集乡亲发音,录藏怀集话

怀集各种方言有哪些异同?
我们怀集话是保留了古代语言的特点,以前我们这些地方,以前是百越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在秦朝的时候汉人南迁,逐渐迁址到我们怀集。
杨老师说,上坊话跟下坊话词汇基本是相同的,某部分的声调不一样,声调的起伏高低不一样,就像“你去路忙?”(上坊话),“你去又处?”(下坊话)。下帅有一种是壮话,有一种是与下坊话相近的,与白话相近,那里的壮话跟连山、上帅的是连在一起的。

2b3a11ae10bd83033783d06300837221.jpg
在梁村、大岗那些地方,有一种话是讲慢,有一种话讲“标”,讲慢就是讲上坊话,这些就是叫慢。讲标就是讲大岗标话、梁村标话,与诗洞话、永固话放在一起,古代它们发音是一样的。在标话方面诗洞话、永固话,大岗话、梁村话标都是一样的,然后他们的房子叫“略”,吃饭用大岗标是叫“官个” ,永固也是“官哥”。


实际上,古代有一个永固县,永固县就包括了诗洞、大岗这些地方,因为我们怀集古代是百越地区,是百越民族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以前有一群少数民族(百越民族)人留下来了,在永固、诗洞住下来,有一些是在大岗、梁村那边住。小数民族的语言也了存留下来了,所以怀集出现一些标话,与怀集汉话有所不同。

ee0e8dd76afc523d2045e8c9ad5bf31b.jpg

当地有这个东西才会有这个词汇,比如说舂白糍,过年前会舂白糍,有这个习俗和习惯,它就会有这个词汇,词汇是语言的一部分。比如有一些风俗习惯,小孩子出生要“出花园”,然后又“还花”“淋花”,有这种信仰才会有这种词汇出现。

f975318ee6429dcb9df7abf8f517695c.jpg



现在怀集话的状况:
怀集的客家话很快就会没有人会讲,因为他们在家才会讲,在村里也不讲,他们会讲村里的话,不说的客家话。

比如说壮话还有我们的怀集白话,还有上坊话跟下坊话还有很多人讲,几个镇的人都在讲这种话,还有标话、诗洞话、永固话,整个镇的人都在讲,就变化得没那么快,(这种方言)不会消失,这种音调不会消失,这种声母、韵母、声调,可能也是差不多一样的,也是这几个声调,现在是九个声调,可能(以后)也是九个声调,不过词汇可能会有变化。



8b1d7cae16d75eddf5498e4320273860.jpg
杨老师 下乡调查怀集方言
为什么怀集话会逐渐消失?
可能跟人口流动以及婚姻关系很大,比如说娶了一个老婆,他们不是讲同一种方言的,举个例子,我弟弟娶了一个云浮的老婆,她讲的就是白话,他们的儿子不会讲怀集话,跟着(妈妈)讲白话,一家人也迁就他一起讲白话,那么整个(家庭)环境就是讲白话。

所以一些小孩从小到大都没有讲过怀集话,他的整个思维他想东西、数数,心算或者想一件事的时候,他都用普通话去想,所以他没有怀集母语的那种感觉。

还有工作的地方,如果你离开了家乡去了广州,你只讲广州话,你不可能跟周围的人不讲广州话,怀集话只能在跟家人打电话才讲。地方语言的消失,与人口流动有关。

66c6e782df388b926d38f1bba80e2254.jpg
下乡调查怀集方言

为什么要保护怀集方言?
从语言是一种文化遗产来说,就应该保护啦,就像现在的凳子、椅子之类的,属于古董,是清朝、明朝留下来的,它是一种实物是古董。那语言呢?它是我们以前老祖宗留下来的语言,实际上它也是一种遗产,应该去保护。

251b46250b7537b6ae431b2bab37de6f.jpg
587e9550e6b5ec905064dd97f98a353d.jpg
61faff4fe68677df24e03e794905e7b9.jpg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录音收藏方言、歌谣、特色词汇

比如那些歌谣,它以前就是这样唱的,它肯定是被需要的,有价值才会唱、现在诗洞也有人唱出嫁歌,永洞固也有,它是一种文化,实际是一种文化遗产。

0fc3074c230c27c56b25e34602690447.jpg
乡镇街头收录词汇

2018年有一个中山大学的博士名字叫刘燕婷,她负责我们怀集话,调查我们的怀城话,就在去年招募怀集发音人,把那些词汇,还有一些语法跟故事,还有一些地方的歌谣录下来,这就是“怀集语保”。保存特色词汇,以后要编一本字典,怀集词汇字典,怀集粤语词典。
59249af19cd5abddfa173003a33570c2.jpg

比如说“窝”这个词汇,过几十年后人们找不都这个“窝”,会问这是什么?保留了图片,才知道“窝”是什么,这样就可以记录,以前的特色词汇,这个东西没有人用了就会消失,不过我们能保存就尽量去保存。


▍照片来源:杨老师提供
▍编辑:DMC(怀集视界摄影)

房产信息发布
发表于 2019-4-1 21:0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上方话夹下方话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 21:2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固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招租
发表于 2019-4-1 23: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连上幼儿园的儿子都讲普通话了,他不会讲怀集话,为了迁就他,大人也只能用普通话与他交流,
怀集土话如果无传承,会不会慢慢越来越少人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1: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怀集话做怀集人,要传宗接代,讲国语广东人会叫捞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5 21:0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怀集名人,杨教授你来得啫:aiqi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5 21:0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代尼上下方人,确实是人才辈出啊!:fengnu::weiqu::aiqi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4 15:0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可以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4 20:0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耶]期待了许多年,终于看到有本土的学者倾心研究和保护我们怀集的各种方言啦!   怀集是个多方言的地方,一县之域保存了四五种特色鲜明又自成体系的方言,殊为难得!许多人在城里住了那么几天,就一味讥笑我们母语“老土”,殊不知我们怀集各地的母语方言,其实包涵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古汉语的文化基因信息!怀集方言无疑是一笔十分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座研究方言及古汉语的“富矿”。向怀集妹仔杨碧菀博士致敬![玫瑰][玫瑰][玫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4 20:1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买杨博士的那两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